0535-2311862
烧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损伤,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一度、二度和三度烧伤。正确的伤口护理对于促进愈合、预防感染和减少疤痕至关重要。以下是详细的烧伤后伤口护理指南:
一、烧伤的初步评估
1. 判断烧伤程度
- 一度烧伤:仅伤及表皮层,表现为红肿、疼痛,无水疱(如晒伤)。
- 二度烧伤:伤及真皮层,出现水疱、剧烈疼痛和明显红肿。
- 三度烧伤:伤及全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,皮肤呈苍白、焦黑或皮革样,痛觉迟钝或消失。
2. 就医指征
- 三度烧伤或面积大于手掌的二度烧伤需立即就医。
- 面部、手部、关节或会阴部烧伤。
- 伴随呼吸困难、发热或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。
二、紧急处理步骤
1. 立即冷却伤口
- 用流动的冷水(15-25℃)冲洗或浸泡伤处15-20分钟,避免冰敷以防冻伤。
- 化学烧伤需先清除残留化学物质(如粉末需刷除),再持续冲洗20分钟以上。
2. 保护创面
- 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覆盖伤口,避免使用棉花、毛巾等易粘连的材料。
- 水疱切勿自行刺破,以免增加感染风险。
3. 止痛与补液
- 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疼痛。
- 大面积烧伤需补充电解质溶液(如口服补液盐),预防脱水。
三、日常伤口护理方法
1. 清洁伤口
-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和肥皂水轻柔清洗,去除分泌物和坏死组织。
- 避免使用酒精、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,推荐使用稀释的氯己定溶液。
2. 敷料选择与更换
- 一度烧伤:可涂抹无香精的保湿乳液(如芦荟胶)缓解干燥。
- 二度烧伤:使用水胶体敷料(如 hydrocolloid)或硅胶敷料促进愈合,每1-3天更换一次。
- 三度烧伤:需由医生处理,可能需手术清创或植皮。
3. 外用药物建议
- 抗菌药膏:磺胺嘧啶银乳膏适用于预防感染,但需注意过敏风险。
- 生长因子凝胶:如表皮生长因子(EGF)可加速修复(需遵医嘱)。
四、感染预防与识别
1. 感染高危因素
- 伤口污染(如泥土、异物)、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需格外警惕。
2. 感染症状
- 红肿加剧、脓性分泌物、发热、伤口周围出现红色条纹或恶臭。
3. 预防措施
- 接触伤口前严格洗手。
- 避免游泳、泡澡等长时间浸水活动。
五、促进愈合的注意事项
1. 营养支持
- 增加蛋白质(如鸡蛋、鱼肉)和维生素C(柑橘类、西兰花)摄入。
- 补充锌元素(坚果、瘦肉)以促进上皮再生。
2. 生活习惯调整
- 戒烟:尼古丁会减少皮肤血供,延缓愈合。
- 避免抓挠或摩擦伤口,瘙痒时可冷敷或涂抹炉甘石洗剂。
3. 疤痕管理
- 愈合后使用硅酮凝胶或压力衣预防增生性疤痕。
- 防晒至少6个月,防止色素沉着。
六、特殊部位护理要点
1. 面部烧伤
- 避免使用油性药膏以防毛孔堵塞,清洁时动作轻柔。
2. 手部烧伤
- 保持手指分开包扎,预防指蹼粘连。
3. 关节部位
- 愈合期需适度活动防止关节挛缩。
七、心理支持与随访
- 严重烧伤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或抑郁,建议寻求心理咨询。
- 定期复诊评估愈合进度,尤其是深度烧伤可能需长期康复治疗。
总结:烧伤护理需结合损伤程度个体化处理,保持创面清洁、合理使用敷料、密切观察感染迹象是关键。轻微烧伤可居家护理,但严重情况务必及时就医以避免并发症。